排行
中学
大学
问答
资源
登录
首页
用户页面
Esme李阳 引知留学咨询华东区负责人
nancy.kang@ingeniusprep.com
中级顾问
点赞
3
粉丝
7
最佳回答
0
关注
私信
关注的学校
(0)
她/他的问答
(29)
她/他的点评
(0)
收到的感谢
(0)
性别
校名
所在州
问题
点评
她/他的问题
(0)
她/他的回答
(29)
求助她/他的
(0)
问题
状态
时间
问题
时间
斯沃斯莫尔学院最强的专业有社科、生物科学、计算机和工程学,是一个工科比较强的学校。斯沃斯莫尔学院官网上说不需要提供SAT II成绩,但如果要申请某些特定专业,比如说工程学,那么建议学生可以提交数学成绩。官网上说不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校友面试或第三方面试,但如果有这个需求的话,学校也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可以去查一下在你居住的城市是否有设面试点。在中国的学生可以使用第三方机构,比如说Initial View来完成面试。
原问题
有人了解斯沃斯莫尔学院吗?孩子很喜欢,但我还不太了解这个学校怎么样。
2019-06-08 04:34:06
兄弟会和姐妹会是美国本科生们课外活动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一般来说是大学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参加,而且想参加兄弟会的同学需要通过Pledging。一般来说兄弟会都有一座大房子,房子一般是从学校处购买或者校友捐赠。
兄弟会的内部设置很像中国大学里面的社团学生会,有主席,财务,专门负责组织活动等人员,成员们每学期也要给兄弟会交钱,
兄弟会进行的活动一般就是开派对,喝酒,玩乐,但是并没有很多中国网络上面说的与“性”相关的活动,成员都很保守,他们不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都是好人,这也是吸引我参加的原因
大家可能平时在新闻上老看到说资历较老的成员会强迫新成员做很多恶心恐怖的事情,比如吃猫食还有喝得酩酊大醉等,很不幸这是真的也很常见,一般来说兄弟会会有一个“Hell Night”,只有通过这个晚上考验的人才能真正加入兄弟会"
原问题
听说美国大学都有兄弟会,这是什么样的组织?
2019-06-05 23:06:55
首先,常春藤学校录取的硬性指标是类似的——即从对于学术上的要求来说,藤校50%的录取学生的SAT平均每个板块都在750分以上(每版块750分的话,总分为2250分),在校平均分也需要保持在全校前10%。
但是,在每年藤校申请中大约70%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个成绩!这个数据更加说明了一点:
藤校的录取中成绩仅仅是招生官考量的一部分而已,学生能否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让自己脱颖而出,说服学校自己那个合适的人,也是相当重要的。
除了喜爱成绩拔尖的孩子,常春藤学校也普遍喜欢招收体育拔尖的特长生。很多学校的校队会积极的寻找中学里的体育尖子生,并积极主动的尝试把他们特招进去。
具体来看: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学术氛围浓厚,学校里的各个院系都具有活跃的学术氛围。所以普林斯顿在寻找的是具备成为学者素质的申请者。
达特茅斯学院 Dartmouth College-最近特别关注服务。达特茅斯有很独特的课外活动,招生的时候喜欢能够善于利用这些机会的学生。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没有一个明确的特征,因为学院特别多,而且有些是私立的,有些是州政府支持的公立学院。学生人数较多,所以很难看出特点。但是总体喜欢非常努力,刻苦学习的学生。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开放性课程,期待主动性强的学习者,跨学科思考者,把事情通过不寻常的方式联系起来,社会进步性强的。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这所万众瞩目的大学所追求的是招收一群独一无二的学生,因为除了这一点,学生之间没有其他的共同点了。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寻找具有服务精神,务实的学生, 善于把商业准则与万物结合。智商不是最重要的,实干能力才是。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不是常春藤,所以不需要遵从常春藤的规则。强大的体育创业精神,喜欢第一代上大学的孩子。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和普林斯顿大学类似,但是没有那么自命不凡,更偏重传授实用的,可以被世界所用的知识,学生毕业之后一般会走学术方向。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课程难度较高,有一个必修的核心课程,和布朗大学完全相反;在纽约,所以适合喜欢城市的学生。"
原问题
几个常春藤大学各有什么特点啊?
2019-06-05 23:03:52
这个问题的确取决于你所申请的大学。通常,也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将非美国国籍的申请人与同高中的其他申请人比较,你只要根据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判断申请竞争力即可。但也有少部分学校,不仅会将你与同校学生比较,更会参考你所在国籍的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意味着后一种状况下,你会有两轮的“较量”,面对更多的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审阅方式,招生官都会注意到你是中国学生,而中国学生普遍都有更高的标化成绩。因此,如果你的某些指标逊于他们对中国学生的整体预期,也会造成一些困难。举例来说,达特茅斯属于第一种审阅方式,即只将你与同校学生对比,但会意识到你是中国学生。而芝加哥大学设有单独的国际学生招生委员会,当第一轮你从同高中的申请人里被选拔出来后,又会经由这个委员会,与所有国际申请人放在一起第二轮审核。
绿卡、中国护照、美高这三个因素里,首先,是否持有绿卡或永久公民身份其实不太会影响大学录取,而更多的与经济援助的申请发放有关。其次,在美国上高中整体会比国内上高中更有优势,毕竟这批学生有更流利的英文水平,也更清楚美国大学想要的申请人是什么样。同时,你所就读的美高族群也会对录取产生影响。例如你是学校里寥寥的几个中国学生之一,比起30%学生都是中国人的情况,前者一定更有利。
然而我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过于在意身份问题!因为根本上来说,不管你是来自哪里的申请人,都会跟同类群体比较。大家无需徒劳地担心这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你能改变的,就是做与同类学生不同的事,想办法突出自己,关注自身作为申请人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能力。
原问题
作为一名拿中国护照的预申请理科美高男生,绿卡持有者的身份到底是加分还是减分?分片到底是分在美高所在区域还是分在中国大陆?还是各所大学标准不同?
2019-06-04 12:13:27
理想说来,学生需要根据所在学校提供的学术资源合理地挑战自己。全世界各个高中的课程设置都太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招生官会密切考察学生高中的学术背景。也就是说,被分配到阅读某地区申请材料的招生官,会去了解孩子的这个高中都提供怎样的课程,难度与教学质量如何,再据此判断学生选择的这些课程是否有挑战性。这些地区招生官会收到每个高中提供的学校档案和总成绩单,他们能看出你在选课时是否只选择了“舒适区”以内的课。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平衡好学习和课外活动。九年级的孩子通常在尝试不同的课外活动,不用急于框住孩子的可能性。到了十年级孩子才能据此专注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两三个活动。同样的,我们会强调孩子是否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仅仅作为成员参与并没有太大说服力。
至于怎样的IB成绩才有竞争力,其实需要基于你的选校具体分析。有学校能接受24分的学生,也有学校要求40-42分。如果你要申请英国的大学,它们会要求必须上一些与意向专业对应的课程且达到某个单项的分数指标。大部分学校不会问IB课程体系的学校要SAT成绩,尤其针对英国和加拿大的高校。那么对于美国大学,如果你上的是IB课程,那各个学校对SAT的要求都不一样。推荐学生自己去目前感兴趣的学校的官网搜索一下,通常在招生的页面“International Admissions”栏目里会给出具体要求。也可以写邮件给招生办寻求答复,或者问引知的前招生官和导师们,我们也会了解具体的招生标准。
原问题
作为一个九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划?现在在读IB课程,IB成绩需要多少才能更有竞争力,还需要SAT成绩吗?
2019-06-04 12:12:39
1.位于加拿大东部安省的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魁北克省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isty)、还有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i Columbia)是在世界排名上的佼佼者,西安大略大学被称为是加拿大的哈佛。而孕育了黑莓手机BlackBerry的滑铁卢大学,则是加拿大的MIT,每年从这里计算机科学专业和精算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谷歌、亚马逊这类的大公司以及各类投行的目标。在US News上的排名可以看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全球排名第20,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排名第27。
2.在加拿大,录取过程是非常直接和透明的,11到12年级的成绩越高,被心仪大学录取的几率就越大;除了学校的GPA,学生们只需再准备一篇文书就可以了,当然每个大学会有不同的考量,比如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系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就会要求学生们再写一篇个人陈述类的文章。除了每个省的省考,申请大学也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 加拿大每个省和大学有自己独立的申请系统,比如安省申请大学的系统叫做OUAC,申请英属哥伦比亚省的申请系统叫做EducationPlannerBC。但要申请美国的大学,SAT大部分时候都是必须的,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准备课外活动、个人陈述、推荐信等很多材料,申请过程要比申请加拿大大学要繁琐许多。并且,申请美国大学有统一的申请系统,Common App,绝大部分美国大学都使用Common App。
3. 加拿大绝大多数大学是公立大学,由公共财政供养。剩下的私立大学基本上都是神学院。所以,如果你打算在加拿大读书,只要不读神学院,你的学校就基本上是公立大学。相反的是,美国包括常春藤在内的顶级名校基本都是私立大学(康奈尔大学是部分公立)。而且,美加两国大学的捐款数量也有着惊天之别。多伦多大学已经是加拿大获赠捐款数额最多的大学了,2012年总数是16亿,而哈佛大学的捐款数却高达310亿。
基于大学的公立性质,因此在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平均学费较为低廉,每年约为12,000美金到25,000美金左右(折合人民币8万到16万5千左右),每年递增。在美国读大学的国际学生学费为每年平均33,000美金(折合人民币21万8千)。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加拿大大学不提供奖学金,但美国大学是可以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的。
4.不同于美国对“college”等同于文理学院的这种认知,在加拿大,college是一个对特定领域有所专攻的技术院校,例如位于安省奥克维尔市的谢尔丹学院(Sheridan College)就是以动画制作闻名的学院,在校学生常常还未毕业就已经签约皮克斯或者迪士尼等世界一流的动画制作公司。
不少人认为college就等同于国内的大专,或美国的社区大学,但实际上不少加拿大的“college”是颁发本科学位证书的,还有一些有名的艺术类院校,例如温哥华的艾米丽卡尔艺术设计学院(Emily Carr)和多伦多市中心的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OCAD),现在都已经“升级”成为了大学。而且,由于在技术类院校实习和实践的经验比较丰富,毕业生毕业之后,在某些方面反而比综合类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快找到工作。
5.加拿大人口稀少,除了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 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和石油大省阿尔伯塔的卡尔加里,以及魁北克的蒙特利尔市人口和移民较多外,其他的地方气候和设施都相较恶劣和落后。因此,就像美国青年都想去纽约,中国年轻人都想去北上广打拼一样,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还是会把求职目光投向多伦多——加拿大的金融和文化中心。
如果你学的是金融或工程类,那无疑在多伦多的工作机会更多,因为多伦多离纽约近,也有自己的股市交易场所和金融街,加拿大五大银行的总部都在这里。学文科的同学在多伦多的就业机会相较于其他地方也相对丰富,因为多伦多是一个移民城市,各种历史和文化在这里交融,对不同种族和创作的包容性非常高。这是一个真正把“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写入国策的国家。并且中国社区在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个城市已经很成规模,有自己的电视台报社和各类传媒广告公司,中国人不太会有自己是“少数族群”的不安。加拿大吸引的移民越来越多,和中国的贸易越来越频繁,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创业土壤。
相较于加拿大大城市不多的受限,美国除了纽约之外,还有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很多大城市可以选择就业。全国的气候类型也相对丰富,如果不喜欢东部的冬季,还可以选择四季都阳光充足的加州生活。而且美国人口多,需求也大,总体来说工作机会的多样性和市场还是完胜加拿大。但不少留学生出国之后习惯了北美自由的生活方式,打算移民并留下来成家立业,那么从移民政策上来说,加拿大比美国友好的程度不是一星半点。
众所周知,美国的国际学生毕业之后拿的是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除了STEM专业OPT的期限可以长达29个月之外,大部分学生的OPT期限只有一年。留学生需要在持有OPT的一年内,找到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并让雇主担保你申请更长期的工作签证H1-B。能拿到H1-B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而排期拿到绿卡所需要的等待时间更是遥遥无期。尤其特朗普上台之后,移民政策的收紧让不少美国人都在想着如何移民加拿大,居然造成了加拿大移民局官网瘫痪。
反观加拿大,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上台之后移民政策得到了可观的改善。因为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所以对移民高唱“加拿大欢迎你”,加拿大政府尤其对在加拿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青睐有加。在加拿大正规大学毕业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得到一张为期三年的工作签证。在三年工签之内,只要工作满一年,并语言成绩达标之后,就有机会申请移民,最快不出三个月就会拿到枫叶卡,也就是加拿大版的“绿卡”。对于在加拿大念硕士和博士的国际学生来说,更是连工作经验都不需要,硕士或博士毕业之后,就可以凭借每个省不同的省提名项目,直接移民。
原问题
美国和加拿大大学,去哪里读本科更好呢?
2019-06-04 12:11:33
杜兰大学法学院为纽科姆-杜兰学院(NTC)和持续研究学院(SCS)符合条件的杜兰大学学生提供联合学位计划,通常被称为“3-3计划”。 NTC或SCS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以在大三学年或在有同等学分的情况下申请入读杜兰法学院。如果录取学生将于大四学年在全日制法学院入学。该学年结束后学生将获得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学位。再经过两年的全日制法学研究,学生将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该计划使学生能够在短短六年内获得文学学士/理学学士以及法学博士学位。
原问题
美本有哪些好的法学双学位项目?
2019-06-04 12:10:38
1. 宾夕法尼亚大学Huntsman项目。国际研究和商业方向的Huntsman项目结合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所本科生院的课程:文理学院的博雅教育课程和沃顿商学院的商业和金融课程。
2. 南加州大学全球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项目。自世界各地的45位学生将在三所备受赞誉的商学院,即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和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学习。四年内,学生需完成三所大学所有要求课程并获得各院校的学士学位。项目结束后,学生将精通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商业基础知识。
原问题
美本有哪些好的商学双学位项目?
2019-06-04 12:09:54
1. 达特茅斯塞尔工程学院。该双学位课程适用于想在达特茅斯学习工程的来自其他文理学院的学生。学生将在达特茅斯读三年级或四年级,获得原来学校的学士学位后返回达特茅斯,完成塞尔学院工程学士学位(BE)课程的第五年学习。
2. 加州理工学院。14所博雅教育型大学的学生在母校读完大三后可以申请转校到加州理工学院。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两年且顺利完成要求后,三分之二的学生将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母校文理学院的第二学士学位。
3. 佐治亚理工学院。参加该项目的学生需在博雅教育型学校读满三年,然后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就读约两年。在技术课程完成后,学生将获得文理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学位。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学生课程可能集中在任一工程学项目中。
原问题
美本有哪些好的理学双学位项目?
2019-06-04 12:09:09
1. 布朗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双学位项目。该项目达五年。学生可以获得艺术学士学位(A.B.),或者如果计划合理,可以获得布朗大学的理学士学位(Sc.B.)和RISD的艺术学士学位 (B.F.A.)。
2. 哈佛-伯克利双学位课程。在前三年,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哈佛大学提供的学术课程,辅之以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私人课程和其他预备课程。另外学生需参加这两所机构的合奏。在学习的第四年,学生应在哈佛大学完成学位课程,然后在第五学年完成所有硕士课程要求。
3. 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文理学院双学位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学院/ 文学院双学位项目,同时获得艺术学院的音乐学士学位或文理学院的文学学士学位。换言之,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可以在艺术学院和文理学院获得所选专业的双学位。注意,该项目只针对申请九月入学的新生。
原问题
美本有哪些好的艺术类双学位项目?
2019-06-04 12:08:24
1.名气越大越好?
你的推荐人是不是知名人物,或者对校方而言是重要人士?
一封来自马克•扎克伯格的推荐信一定会吸引斯坦福招生官的注意力。但如果扎克伯格的这封推荐信不能正面评价你的个人品质,那么你就需要对名人推荐信三思了。
2. 关系的重要性
你的推荐人和你所申请的学校是否有什么联系?
他是否是这所学校的校友?
他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这所学校任教?
他是不是学校的捐赠者、支持者,或者和学校关系友好?
你申请的学校是不是特别熟悉你的推荐人的事业?
在选择推荐人时这些因素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3. 内容比推荐人重要
你只能找到没有名气、没有资历、和目标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的推荐人?
这并没有关系!
我再重申一次,推荐信的内容远比推荐信的作者重要。这点需要切记。在同等条件下,名气和声望这些因素仅仅是次要的。
原问题
申请美本的推荐信应该由谁来写?
2019-06-04 12:07:17
1. 推荐人对你够熟悉
理想的情况是,你的推荐人已经认识你很长时间了,和你相熟,对你有多方面的了解。
如果你选过某位老师的一门课,这固然好,但如果你选了她的两门课则更好。更理想的情况是,你选了这位老师的两门课,而她同时还是你的辩论教练。如果你在她的监护下在米兰度过了一个暑假,如果你是她孩子的临时看护人,如果她喜欢读你写的诗……总之推荐人对你的情况越熟悉越好。
2. 推荐人给你高度赞扬
推荐人对你的赞词不仅要出色,而且要引人入胜,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们都会有一封引人深思、可圈可点的推荐信。
或许推荐信本不该如此,但这种情况是大学录取文化使然。仅有一封精心构思但缺乏闪光点的推荐信是不够的,而连中规中矩都称不上的推荐信则更不可取。
3. 推荐细节具体
推荐信里只有赞美之词是不够的。赞扬还需要详细的事例来支撑。故事的细节越具体,推荐人对你的赞扬也越令人印象深刻。
4. 推荐内容充实具体
一封好的推荐信不能过于简短,因为推荐信还需要令人难以忘怀的小故事来充实。
一条可借鉴的经验法则是:篇幅不少于四分之三页,也不必超过两页。但如果能够保证质量始终如一,而且推荐人又有很多话要说,那么多写一些也无妨。
5.包含有比较的称赞
大学不仅想知道你本身有多优秀,还想知道和你的同学及其他申请人相比你有多优秀。一位前哈佛招生官曾对我说过:
“在哈佛,我们希望知道你是最优秀的。我们只招最好的学生,因此我们希望你的推荐人能这么评价你。如果你的推荐人说‘这名学生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或者哪怕是‘最优秀的之一’,我们会对这样的评价十分重视。
原问题
申请美本的时候一封好的推荐信应该包含哪些素材?
2019-06-04 12:06:17
当你向人索要推荐信时,你需要思考你希望信里写些什么,以及谁来写这封信。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老师当你的推荐人,那么你应该给她提供一封自荐信,里面列出你需要她强调的优点、用于说明这些优点的事例、还有和她的课相关的素材,便于她在写推荐信时作参考。
把推荐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告诉你的推荐人你希望他们说些什么,不必害羞。
很多人甚至会对此感到乐意!如果你能够说明推荐信的大致主题并提供细节材料,推荐人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因为你可以掌控推荐信的内容,你应该想办法让你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活动经历和附加文章等材料相互映衬、相互支撑。
如果申请是一幅拼图的话,推荐信就是这幅拼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块。你需要确保所有的申请材料能够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现出你独特的一面。
原问题
在申请美本的时候如何拿到出彩的推荐信?
2019-06-04 12:05:28
a. 面对面:如果直接邀请申请者去学校的话,国际学生比较少遇到,因为受交通限制。在面对面的面试中,和招生官面对面的面试是所有种类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对申请结果最有影响的一个。因为面试官直接就是能对你的申请结果做出影响的。这样的机会会很少,但也不是不可能。比较常见的是和校友面试,或者有时候是和学校里高年级的学生面试。每个学校的安排和政策也不一样。有的学校的校友面试只是提高校友参与度的一种方式,如果这样的话,就远没有招生官直接面试来得关键。多数情况下是看一下这个学生1.能否用英文流利地交流。2.考察一下这个学生是否和自己申请材料里写的相符。一般这类的面试表现好并不能为你的申请加多少分,但如果有一两个red flags的话,就比较危险。(以上观点,来自对众多InGenius前招生官采访。)
b. 网络(skype或其它同类视频软件)大型美国学校较常见
c. 通过第三方提供面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这样的方式,请Initial View, Vercant等这样的第三方面试公司。特别是中国学生申请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对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真实性的顾虑也越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文理学院,招生官资源有限,而且校友数量也没有大到能够协调面试的程度。
原问题
美国大学申请面试中主要有哪几种面试?
2019-06-04 12:04:45
大多数大型的辩论赛都可以参加,包括哈佛、Greenhil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持的California Invitational比赛。你可以直接去问你们的辩论教练都有哪些比赛可以参加,或者是往届的学生一般都参加哪些比赛。
原问题
美国高中里有哪些外籍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的政策辩论比赛?
2019-06-04 12:03:15
如果大学招生官对某个比赛不熟悉的话,那他就很难判断这个比赛的含金量有多少,所以最好是参加美国的辩论赛。无论你是什么国籍都可以参加美国的辩论赛,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学生来美国参加哈佛的邀请赛。
国内现在也有一些和美国合作的辩论比赛,如NSL、DC等。如果要参加完全是中国背景的辩论赛的话,最好可以参加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的大型赛事。
原问题
哪些中国辩论比赛对申请美国大学有帮助?
2019-06-04 12:02:06
议会辩论在美国高中里并不十分流行,而在寄宿学校里比较流行,因为这种辩论形式比较古老,主要流行于英国地区,但在美国并不流行。
原问题
议会辩论在美国高中里流行吗?
2019-06-04 12:01:13
政策辩论往往在一年内都围绕着同一个辩题进行辩论,并且十分注重证据,辩手上场辩论时往往会携带大量的证据资料。公共论坛辩论不太注重证据,而更加注重即兴演讲,用逻辑而非证据去驳倒对手。政策辩论的节奏往往比公共论坛辩论更快、竞争更加激烈。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辩手的话,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政策辩论。如果你只是想从辩论经历中获得成长、学会一些基本的辩论技巧,如做研究和公开演讲,但不打算将演讲经历作为课外活动重头戏的话,那你就可以选择公共论坛辩论。
原问题
政策辩论和公共论坛辩论的区别是什么?该如何选择?
2019-06-04 12:00:18
我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学校的辩论队了,当时我们做的是林肯道格拉斯辩论,就和同班同学相互辩论,算是带我入了门。中学里的辩论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让我对辩论产生了兴趣,所以上了高中之后又继续加入了高中的辩论队。在辩论中学到的技能,比如说公共演讲、做研究、提炼论点等,这些技巧其实你在学习写作时也会学到,比如说逻辑思辨的技巧、了解来源误差和常见逻辑谬误等。要向参加辩论的话,中学就可以开始做一些不是特别严肃、难度较低的辩论,到了高中再进一步精进。
我十年级的时候辩论队的搭档也并不是十分优秀,并不是因为我的搭档不够聪明,而是他没有用心去做。如果你做的是团队辩论,比如说政策辩论或者公共论坛辩论的话,那你的搭档则非常重要,你们要逐渐熟悉对方的习惯、强项和弱项。我认识的很多非常优秀的辩论选手,包括我的好朋友、引知首席执行官Joel,他们的搭档也并不是十分优秀。比如说Joel当年已经是十二年级的老选手了,而他的搭档却是十年级的菜鸟。这也有一些好处,比如说你会得到更高的分数,但拥有一个好的搭档则会锦上添花。
我知道耶鲁大学是其中顶尖的一所大学,你也可以谷歌搜索“美国大学议会制辩论队”,或者查看全美辩论比赛成绩,看哪所大学排名靠前。
原问题
学生应该在几年级开始学习辩论?辩论的搭档不够优秀是否会影响到我?哪些大学擅长议会制辩论?
2019-06-04 11:58:45
当然是啦!我高中时参加的就是学校的辩论队,我的高中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辩论资源,只是在我十年级的时候才有一个新的辩论教练开始带辩论队。有很多学校也没有很好的资源,比如说没有某种辩论类型、不会到其他地方去参加比赛或者不会去参加全国最好的辩论比赛,所以学校的辩论社团好坏与否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问题
学校的辩论社团是不是一个好的资源?
2019-06-04 11:57:43
你可以和学校里的老师或者行政工作人员聊一聊,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招到其他国籍的学生。你也可以制作精美的海报张贴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如果你在课上结交了一些其他国籍的学生的话,你也可以邀请他们加入你的社团,一旦有一两个其他国籍的学生加入你的社团,他们很有可能会带上他们的朋友一起来参加。
此外也可以用一些更有创意的方法来招人,比如说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者新加入的成员将会收到奖品,或者在校园里做一些活动,在学生集会时趁机宣传你的社团,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社团。
原问题
我成立的社团只招到了中国人,如何才能吸引其他国籍的学生来参加?
2019-06-04 11:56:55
标准一:找一个喜欢你的推荐人
这一条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其实很重要。如果你和一名队友、邻居或者同学有过争执,最好不要选择他们。你需要一名能够毫无保留夸赞你的推荐人。在申请学校时被人挖出黑历史,你确定招生官会想听吗?
另外,你要找的人应该对“为你”写推荐信满怀热情。如果他们有所犹豫,赶紧换个人选!太忙的人或者对此感到不自在的人是不会走心的。
标准二:推荐人要能够深入
挖掘你的优秀品质
其他的推荐人了解的是在学校的你,而同辈推荐人不一样,他们了解的,是更私密、更活泼的你。达特茅斯和戴维森就明确指出了同辈推荐信的不同:
达特茅斯:“老师、教练或者导师写的推荐信我们已经读得够多了。请一名同伴写这封推荐信,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你的兴趣和特点。”
戴维森:“作为申请人的好友或者同学,你对申请人的了解想必和他/她的老师、辅导员、校长和顾问不同。你的评价将让我们了解申请人是否在同龄人心目中也受到尊重。”
达特茅斯和戴维森希望知道,你在大学会成为什么样的室友和同学,他们希望看到你放松状态下的样子,而不是永远被包装好的产品。所以,一封成功的同辈推荐信需要非常走心。
标准三:推荐人要文笔好
说到底,同辈推荐信是申请的一部分,关系到学校的录取决定。就算你不是作者,这封信的内容也会影响招生官对你的判断。找一位文笔好的朋友,因为这封信应该和其他申请材料一样出色。你选择的朋友应当拥有清晰的思维和专业的写作技能。她/他不仅要足够爱你,还要能把这份爱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说,一封好的推荐信,就像你的朋友为你写了一封真挚、热情却又克制的情书。
标准四:不要过于看重推荐人的名气
有时申请人觉得高大上的头衔或者家喻户晓的名字会赢得招生官的好感,但我不得不残酷地告诉你:大错特错!同辈推荐信的目的在于让招生官了解你在生活中的样子。达特茅斯在网站上明确写道:
“You might ask a friend from school, or camp, or your neighborhood. It might be a teammate, someone from your community of faith, or a co-worker. Perhaps a cousin, a sibling: it doesn’t matter.”
“你的推荐人可以是在学校或者夏令营的朋友、邻居、队友、教区的教友,或者同事。也可以选择表亲、堂亲或者兄弟姐妹,这都没有关系。”
标准五:不要盲目选择目标学校的学生
原问题
申请美本的时候如何为自己寻找同辈推荐人?
2019-06-04 11:55:57
和大部分申请者相比,这样的成绩对于前三十名的大学的确较弱了些。在两个案例中,托福成绩的问题都比SAT更棘手,因为前三十名的大学通常需要110+的分数。我们把标化成绩对于大学申请的作用划分为三个等级:有帮助(helpful)、无影响(neutral)及需要克服(overcome)。我会说,这样的分数归于“需要克服”的类别,然而这不意味着你无法被目标学校录取。学生依旧很有可能会被录取,但你的申请文书中必然存在让招生官深觉有趣的记忆点。举例来说,你有很明确的申请策略与主题,即你非常喜欢写作,已在多个期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并申请了哥大的创意写作专业,那么这样清晰有力的申请形象会弥补你标化成绩的略微不足。
原问题
申请top30的大学托福107,SAT1460足够吗?但是我看到身边同学的标化都在110/1550让我有点慌。所以我需要再提高自己的成绩吗?大学会因为对方比我托福高5、6分,SAT高70、80分而不录取我吗? SAT1420和托福101的成绩是否足够申请前40名的美国大学? 如不可,稳妥的排名是多少上下?"
2019-06-04 11:54:03
1. 如果把滚动录取的大学作为保底校,在申请提前录取项目之前你就能收到录取结果。
不管怎样你都可以去上大学,知道这一点会让你安心不少。
2.虽然大多数美国大学接受通用申请(Common App),但申请多所大学既费时又费钱。
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提交至少一篇补充文书,题目可能是“为什么选择该校”,
也可能是像芝加哥大学那样给出一系列独特的问题。如果你申请十几所学校,
申请费用会相当可观。
然而一旦被滚动录取的大学录取,你就可以放弃其他的保底学校,因为你已经有备选学校了!
这意味着你需要修改的文书更少(可以在目标和冲刺学校上投入更多时间),
而且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尽早申请滚动录取的大学,你在之后的日子里会倍感轻松。
3. 如果你完成了滚动录取保底校的申请,那你的申请之战已经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通用申请中的个人信息、活动列表、个人陈述和推荐信都已经准备就绪。
需要做的事情只剩:补充文书,以及按学校修改申请。
你已经完成了申请的主要部分。申请滚动录取的大学会促使你在申请中抢先一步。
4. 申请滚动录取的大学不仅能让你抢占先机,还能让你收获精心撰写的推荐信。
每年申请季时老师都要写大量推荐信。很多老师只是套用古老的推荐信模板,换上学生的名字,稍作修改。
招生官一眼就能认出这些内容空泛,还带着笔误的推荐信(比如老师忘记替换所有的名字了!)。
你追求的不应该是模板式的推荐信。
5. 你应该反复阅读自己的申请材料,让父母、哥哥姐姐、祖父母、老师和导师提意见,
不厌其烦地修改,直到材料完美无缺!但有时你的读者不一定能发现文书里的负面内容或者语法错误。
而且因为少了推荐信,这些人看不到完整的申请材料。如果你的推荐人并没有极力推荐你呢?
如果他们写的内容和你自己的说法相矛盾呢?如果你被滚动录取的大学拒绝,这可能是一个警示。
但至少你在1月1日提交所有申请之前发现了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所以申请滚动录取的大学能让你防患于未然。
原问题
有人建议我应该把滚动录取的大学作为保底校,这样说对吗?
2019-06-04 11:51:52
简单来说,申请人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自己的资金需求:一是录取的角度,二是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角度。
大部分时候这两个角度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
一般来说,大学所说的“资金需求无关”和“资金需求有关”指的是录取政策。
如果一所大学采取“资金需求无关”的政策,那么申请助学金绝对不会对你的录取造成负面影响。
这意味着招生官在录取时关注的是你的才能,录取决定和是否提供助学金不挂钩。
但如果学校的政策是“资金需求有关”,那么申请助学金可能会降低你被录取的概率。
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学校可能会选择录取有能力承担全额学费的申请人。
为了能够满足所有录取学生的全部需求,大学在录取过程中会考虑经济条件因素,提前选出一批付得起学费的申请人。
国际学生需要仔细查看每个学校学生资助网站上的信息。
网页里通常都有“常见问题解答”一栏。注意学校对“国际学生”的定义。
一般来说,国际学生不包括美国绿卡持有者,他们会被当成美国本土学生对待,不受“资金需求有关”政策影响。
另一个经常和“资金需求无关”以及“资金需求有关”混淆的概念是学习优秀奖学金和特长生奖学金。
这两者和之前提到的资金需求有天壤之别。有的学校会给年级排名很高的学生发放学习奖学金,或者给在特定学科有突出成就的学生提供特长生奖学金。
但包括常春藤盟校在内的不少顶尖学校并不会提供奖学金。
他们对学生的资助取决于学生的经济需要。
这些顶尖学校有着庞大的捐赠资产,而且资金充足,因此有能力为学生提供补助,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把奖学金作为和其他学校竞争的手段了。
原问题
美国本科的助学金分哪几种?
2019-06-04 11:49:38
AP项目由College Board(就是举办SAT的那个机构)于1955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创建并推行。这个项目旨在为高水平的高中生提供大学级别的课程。有的大学允许学生用高中时期所修的AP课程抵学分,但不同学校和专业有不同规定。近年来,参加AP课程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抵换大学学分了。现在,选修AP课程仅仅是为了进入优秀的大学!
在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AP项目的学生需要在5月份进行科目考试。这些考试的阅卷人往往就是大学教授。学生会收到一份1-5分的成绩报告,并且在大学申请时递交成绩。如果在考试中获得多个高分,学生会得到AP项目的荣誉认可。如果你的AP平均分不低于4分,并且其中有8门及以上的科目得分不低于4分,那么你就能够成为全国AP学者!目前AP一共有38门可选课程,但受学校教学人员所限,绝大部分高中并不会开设全部课程。
AP课程的优势
AP课程为大学和招生官所熟知,并且被视作是严谨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项目。
AP考试高分和AP课程优异的成绩能够增加学生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时的竞争力。
所有的AP考试都有全方位的备考材料和资源。
AP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课。他们能够选修某些科目的课程而放弃其他科目。优秀的学生可以用额外的AP课程来挑战自我。
AP课程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高中都极为普遍,因此AP考试成绩可以被很好地用于比较不同背景的申请人。国际学生可以用AP考试成绩来表明自己和美国的学生同样有竞争力。
AP课程的劣势
近年来,越来越少有大学允许将成绩合格(3分)的AP课程转换为大学学分,甚至连4分的成绩也不承认。
最近有研究表明,在大学学习准备程度上,选修AP科学课程的学生并没有比选修非AP科学课程的学生具备更多的优势。
开设AP课程并不能说明高中的教学水平。增设AP考试并不能改善学校的总体质量,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分数。
AP课程的历史、设计和教学重点都以北美为核心。
AP课程属于应试教育。因此,课程教学侧重于,也仅限于考试内容。老师需要快速教完所有可能会考察到的知识点,因此课堂节奏可能会有些仓促。
原问题
AP课程是什么?对美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019-06-04 11:48:25
IB是一个国际教育课程项目,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该课程在全球六大洲均有学校开设。项目创始于1968年,最初旨在为父母从事外交、国际工作及商业或是政治工作的孩子提供大学预备课程。IB课程专注于打造包含六个核心学科的完整课程体系,并辅之以哲学课程(知识理论)和社区服务项目(创造力、活动及服务)。因此,该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塑造成沟通者、冒险者、思考者和探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丰富的学者)。IB还为更年轻的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比如为初中生准备的Middle Years项目。
IB课程的优势
IB课程包含统一为教师设计的课程大纲,以此确保教学质量。
IB课程的国际视野使得学生得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学、政治和社会问题。
IB课程的额外要求——比如创造力、活动及服务(CAS)——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IB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因此所有的课程相辅相成,力求形成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学生在体系内选修课程科目,但相比AP的38门课程,IB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系统性。
IB项目要求学生学习两年。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学生能够深化自己的知识,并且学会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IB课程的劣势
学生要学习两年,在高中最后一学期参加IB考试,因此考试结果并不会包括在大学申请材料中。所以IB课程难以提供学生标准化考试能力的量化信息。
为了应对上述的缺点,有些学生会选择在高中前两年参加AP课程及考试,而在后两年选修IB课程。
IB课程在美国不够普及,因此招生官也对它缺乏了解。美国大约有1700所高中提供IB课程,但仅仅是公立高中就有14000所提供AP课程。提供AP课程的学校数量是提供IB课程学校数量的8倍。
IB课程规定的学习时间是两年。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学生必须要花很长时间学习所选修的课程。这也限制了学生选课的机会,想要同时选修生物、化学和物理很困难,但(在满足了普通科学课程要求或者是环境科学课程之后)这些课程对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生而言都至关重要。
原问题
IB课程是什么?对美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019-06-04 11:46:08
下面的老师都已经回答的很好了,无论是Niche, FS还是US News, THE的排名,都各有它的侧重点和不全面的地方。作为家长,不能光以排名来以偏概全,而是要去学校官网查看学校的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师资资源等等。其实选校很多时候也看“缘分”和第一感觉,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带着孩子去实地考察,或是通过网上的论坛,身边的朋友多了解学校的其他方面。比起排名和中国学生的去向,家长更应该考虑的是,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为自己和孩子认同,孩子去到那里是否会开心和适应,这也需要家长前期跟孩子多沟通,多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这样也能比较客观中立地给孩子提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听信排名或其他中国孩子的去向。
原问题
请问各位老师,美高的学校排名为什么niche的排名和FS差别那么大,即便是针对某一指标如学术方面的排名,两个排行榜也差别非常大。去每个学校官网看大学走向也只有录取的大学名录,很难知道中国学生的走向,请问我们家长如何可以客观的了解学校的学术前景?
2018-09-26 16:15:08
您好,托福成绩是佐证孩子语言能力的证明。如果母语不是英语,即使在美高已经上了四年学,我们也建议孩子提交托福成绩。您的这种情况也是建议提交托福成绩来证明孩子的英语能力。
原问题
你好,请问今年七月份已经移民美国并获得绿卡,现在在美国私立高中就读的十一年级学生,明年报考大学的时候需要提交托福成绩吗?谢谢!
2018-09-26 15:22:22
问题
状态
时间
短评
(0)
长评
(0)
Feedback
Please let us serve you better!
Your feedback matters!
*
01. Finding School website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find information.
How much do you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bove?
1
2
3
4
5
6
7
8
9
10
Strongly disagree
Strongly agree
*
02. I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useful for you?
1
2
3
4
5
6
7
8
9
10
Not at all useful
Extremely useful
*
03. How the page loading speed make you feel?
Angry
Dislike
Neutral
Like
Love
How we could’ve made it better for you?
(optional)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Keep anonymous
Send
Not Now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Your feedback is highly values and is used to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Done
标题
内容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