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点赞 1
粉丝 0
最佳回答 1
性别 校名 所在州 问题 点评
问题 状态 时间
老师们好,我们是8年级男生,美国籍。孩子虽然目前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的热爱,从小练习书法,扬琴;受到几部关于故宫的纪录片的影响对古建筑及文物保护与修复非常感兴趣,现在在运营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公众号,同时在尝试制作相关视频并配音后上传到YouTube。今年他和几个年级高一些的学生正在准备编导学校历史以来第一部用中文演出的短剧,他主要负责布景设计,非常投入(暑假、十一都去北京故宫实地考察了,十一更是6天内去了4次,本来感恩节还想再去天坛等几个地方,但是这波疫情突然,只能留沪)。学术方面比较喜欢历史和文学,尤其是中国相关的,理科兴趣不大但是成绩也有保持,只是不会在做完作业后再投入更多时间自己琢磨那种。我未来几年可能工作重心会稍微往美国那边倾斜一些,大概要中美各一半时间(虽然不想,但是为了家庭发展和财务考虑应该没有什么选择空间),需要考虑孩子下一步的教育计划,比如是否高中留学这个可能性,但是主要顾虑是:1. 在兴趣爱好里这么多中国的内容,在申请时会不会让招生官觉得孩子过于拘泥于本国文化,价值观不够多元?; 2. 高中留学是否会打断他对兴趣的实践,从大学申请的角度是否留在国内继续深挖这方面兴趣更有价值(但是大学申请又回到1.)。 我们现在的选项是: a. 去美国上走读公立学校。我们有加州较好学区的房产,加州本身也有一定华人移民史,可以放学后以及周末假期做一些这方面的活动,是现在兴趣的一个延伸,但是肯定不如在国内资源多。同时工作方面我基本上会两边跑,尤其是逐渐开放之后,不会一直待在美国,我们不在美国时孩子的上下学、吃饭、安全等等这方面也有问题,更不要说周末时间出去拓展和探索了,抛开这些长期频繁的变化对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也有弊无利。 b. 美国私立寄宿学校。好处是比较稳定,我哪怕回国内也不会影响。弊端就是限制在了校内,活动方面只能找新的,最好情况只能表层延续现在的中国文化活动,春节做一些分享包包饺子什么的,但是他自身对于中国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不太可能。我自己也是从美国私立学校(高中最后两年、本科、研究生)过来的,深知在这种学校真正的文化包容几乎不可能实现,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种隐形的融入压力很大,很可能孩子四年后因为主客观两方原因放弃掉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非常遗憾。 c. 留在原学校,好处是不用转变环境了。但是问题同a.,我在美时间孩子无人照顾。家里老人没有能力长期照顾孩子,去美国一去去半年让朋友照顾这么长时间也说不过去,况且不可能做到为他一人的个性化需求调整朋友家的周末、假期安排等,兴趣方面提升空间有限。 d. 留在国内转学去寄宿制国际学校。虽然也会被限制在校内,但是至少在国内,周末和假期无论是跟学校还是跟同学朋友都有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机会。同时解决了一学年内大部分时间的住宿问题,哪怕十一、中秋之类的短假需要去同学家短期借宿也不会给对方造成太大的困扰。但是回到最初的顾虑,过于强调中国背景会否在申请时有些吃亏,毕竟大部分美国人对于中国及中国申请者依旧是有较强的偏见的。 我们和孩子商量过,他能理解因为家庭原因必须要去美国上学,但是个人希望能高中留在国内,继续他现在已有的活动。我们也一起看了几所高中,比如美国的TSAO以及西海岸Cate,Webb这种传统综合性寄宿美高,以及国内的寄宿学校(上海包玉刚、北京的鼎石、汇佳等)。他目前有点想去北京读书,能更近距离接触到古建筑,同时他觉得清华在北京,而他很喜欢清华的建筑系,未来想作为国际生申请(这是我第一次听他说这个)。想请问一下各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选择最能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高中体验,并且平衡他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同时想请问一下有没有哪位老师比较了解鼎石或者带过鼎石的学生,请问这所学校如何?孩子目前可能对这所学校兴趣最大,很喜欢他们的中国主线,我综合看好像也确实还可以,但是不知道去掉宣传之后学校真实情况如何。非常感谢大家!
7个回答
2021-11-14 09:53:18
问题 时间
完全不会。AP语言考试的受众是美国本土学生,可以想象成对外汉语课程,考试内容是相当基础的听说读写,就像美国人去考托福考了高分也不会有人惊讶一样,中文母语者去考面向外国人的AP中文不加分,只会显得为了凑AP而考。

IB不同与AP在于IB是完整的课程体系(AP则是单独的考试,类似于已经被取消的SAT2,非完整课程体系),其设计之初就非常重视母语的深度,因此要求学生必选语言A,默认就是母语,全球所有IB学生都一样。无论哪个语言,语言A课程(语言与文学,纯文学,文学与表演)都难度和深度极高,非常非常难拿高分,含金量很高。如果孩子英语也到母语A的水平,可以同时修两门语言A的话,是极大的加分项,并且用含金量最高的方式(双语言A)获得双语文凭;如果孩子英文还没有到母语A的水平只是语言B,那更不可以放弃中文A,去学两个B或一个B一个ab initio,这样可能文凭都拿不到。 拿一个高分双A双语文凭的含金量,哪怕其中一个语言是母语,也远高于一个A + 一个B/ab initio这样组合的含金量,哪怕这个组合是英文A + 二外B(更何况是中文B)。如果想证明自己的二外水平,可以放弃第六组艺术修三门语言,或者通过课外学习,千万不要放弃高含金量的语言A课程。

总结的话:AP中文是对外汉语语言课程,IB中文A是面对母语者的高难度文学课程。AP有的选,IB没得选。有的选的情况下选了最简单的考试肯定会减分,没得选的情况下在相当难的课程里拿了高分,肯定是加分项。没有大学会质疑中国学生学中文A的含金量,因为这已经是最高规格的文学课程了,任何其他选项只是降级不是升级。不用担心的!
最佳回答
2022-04-28 00:36:33
问题 状态 时间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