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者们在决定保底学校名单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尽可能地在学校官网上面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包括你自己的SAT或ACT分数处于学校招生线的何种水平。
如果你的成绩排在前25%的区间,
那你被保底学校录取的几率就会很大。
2. 如果一所学校有公开的录取标准,并且你符合了他们的最低要求,那么你也可以将这所学校考虑为自己的保底学校。
3. 保底学校的申请数量不需要太多。相对冲刺学校的录取率,能进入保底学校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所以申请一到两所保底学校就已经足够,
但前提是申请者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搜集工作,确保自己被录取。
如果你的SAT成绩很完美,最好不要“不知天高地厚”地把美国顶尖的大学当做保底学校,
因为这些学校的入学要求非常之高,录取率是无法被保证的。
更何况,每所大学的录取情况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浮动,优秀的申请者也数不胜数,
可谓是“人外有人”,申请者的选校模式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成绩和考试分数。
选好“保底学校”实际上是分散申请者期待的一种策略。
英语里有句谚语说,""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这句话对选校方式也同样适用。
意思就是在希望着最好的到来的同时,我们也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去不了梦校和适合学校,去“保底学校”念书也不应该是世界末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