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中学
大学
问答
资源
登录
首页
问答首页
问题@26174
我刚来美高10年级一星期,我感觉十分陌生和不适应,具体分为几点。
1:无法容入当地学生群体,独来独往(包括在校中国留学生)
2:英语不好,上课基本听不懂
3:学校不符合我的要求,包括学术和校园
4:娱乐方式匮乏,高中在一个小镇,基本没有娱乐场所,平常只能在住家呆着
5:饮食不适应
6:思念国内亲友
7:缺乏规划,没有学习方向和动力
我在考虑回国读国际部,但是学业压力会骤增。一直拿不定主意。
在美学业生活
dengzhi0830@gmail.com
家长
提问于2024-09-09 12:57:41
收藏
分享
回答问题请登录
共
13
个回答
排序:
默认排序
默认排序
点赞最多
回复最多
最新回复
兔兔妈
家长
回答于2024-09-11
你是在走读学校吗?的确,刚到美国读书,要适应不同语言、不同环境、不同的学习方式,还要注意跟寄宿家庭的融合,是很有压力的。你要梳理一下,有的事是必须适应的,例如生活环境、饮食、想家——到国外留学这是避不开的问题,如果不是有什么问题,就必须自己去克服和适应,但如果涉及安全健康,就要及时向学校和家长反馈、寻求帮助;无法融入同学——因为走读学校很多孩子是从小就在一个片区长大的,熟悉程度肯定比新来的你强,所以你要主动了解学校的各种活动争取参与、通过共同的兴趣交到朋友,还可以与同课程的同学主动沟通......,如果你很OPEN,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比较友善的,就算你在国内。也不可能人人都认可你,所以,朋友和伙伴有几个真心友好的就行;语言及规划、学校学术不满意——这个是重点,你沉下心来先适应,如果语言不过关,可以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如果真的无法跟上,可能需要考虑寻求多一点途径来改变,学习你到美国的主要目标,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适应、了解、找到自己方向上来。如果有需要,欢迎交流,给多一些建议给你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7edu-Dr. Jing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10
本人在麻省这边的寄宿学校任教五年。新来的留学生最好交几个新生做朋友,你会感觉好得多。此外,多和教师聊,一来提高口语和听力,二来教师熟悉你后将来写大学推荐信也有血有肉。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谢谢指导,我会再待至少一个月的,不行就回去。不能呆太久 因为如果呆了几个月才觉得不合适再回去,到时候回去准备申请大学的时间就不够了,除非我GAP一年,但是我个人不喜欢,所以我觉得得尽快做决定
庄稼把式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10
我说话比较直,不怎么讨喜欢听恭维话的人喜欢。对于2-5你首先需要做的是端正思维,你是来适应美国的不是来改造美国的。上课基本听不懂不思怎么改变这个状态却想着没有娱乐场所这可有可无的因素,至少得把轻重缓急的顺序搞清楚吧?你说的1和6需要时间磨合别的新生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只是轻重的不同。你把这些理顺7自然就解决了
有帮助
·
3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多谢指导,我会继续适应一段时间的,我个人认为1个月左右。如果再不行就要回去。因为如果在这里太久,最后又觉得不合适要回去。那到时候回去给我留下准备申请大学的时间就很少了。除非gap一年,但是我个人不希望gap
美国恩典与希望留学咨询饶博士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10
同学您好:
你正经历的这些困难是很多留学生初到美国时常见的挑战。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这个艰难时期。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融入群体:
- 尝试加入学校的俱乐部或运动队,这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方法。
- 主动与同学交流,即使英语不流利也不要害怕。大多数人会欣赏你的努力。
- 考虑找一个语言交换伙伴,你教他们中文,他们帮你提高英语。
2. 提高英语:
- 与教师沟通你的语言困难,请求额外帮助或资源。
- 利用网上资源如Duolingo或YouTube教育视频来加强英语学习。
- 尽可能多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和电影(带字幕)。
3. 学校适应:
- 与辅导员讨论你的担忧,了解学校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 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真正感受到一所新学校。
4. 丰富生活:
- 探索周边地区,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 培养新爱好,如阅读、绘画或学习新技能。
- 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郊游。
5. 饮食适应:
- 慢慢尝试新食物,同时寻找可以购买中国食材的地方。
- 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自己准备一些熟悉的菜肴。
6. 与家人联系:
- 定期与家人视频通话。
- 在房间布置一些家乡的照片或物品,营造熟悉感。
7. 制定规划:
- 与辅导员或老师讨论你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 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
关于是否回国的决定:
- 给自己至少一个学期的时间来适应。初期的不适应是正常的。
- 权衡留在美国的长期利益(如语言环境、文化体验、未来机会)与短期困难。
- 考虑回国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如学业压力增加、重新适应等)。
最后,记住这是一个过渡期。许多学生经历过类似的挑战,最终都成功适应了新环境。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感到非常不适应,可以再次评估情况,与家人和学校顾问深入讨论未来的选择。无论做什么决定,确保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美高小寒工作室: TOP美高美本申请
中级顾问
位于美国
·
回答于2024-09-11
同学你好,
1. 融入这个问题,不止美高,对美本美研博士博后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大陆的学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实亚洲学生也都面临这个问题。
根本原因,其实你已经说了,是英语不行。当我们换位思考下,一个只会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来中国读书,他几乎不会说中文时,作为中国学生,我们会主动去找这位同学玩,拉他一起参加无论是活动还是打游戏吗?即便有第一次,但发现沟通非常难时,也不会再有第二次。所以逻辑是相通的,首先解决语言问题。
2. 美国人从小看的书,动画片,美剧,电影,包括社交媒体上的内容,不是短时间靠几个月就能补起来的,尤其是文化和成长的东西,思维和意识,很难。所以你会发现真正能融入的亚裔,一定是下了大功夫去补的,但作为学生,是否有额外的时间能力去追,这就又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
3. 我觉得很多孩子包括家庭,对读美高并没有很客观的认识。这条路可以考美本,就送过来了,甚至去拔高孩子能力,就为了去好学校,但是否真的适应,很少有人会去做评估。留学机构也一定是以赚钱为目的,尽最大可能的去实现留学这个项目。所以少了真正的考核和匹配,就会出现你后面几个问题。我一一来说下。
4. 英语不好,但却想上好学校,这是第一个矛盾。这个逻辑在招生官眼里,等于中考分数低,想上省重点高中(家里没关系的前提下)。我可以和你分享下,前面的几个美高,你在学校讲中文不讲英语,会被中国学生孤立:)。
第二个矛盾,美国,除了纽约洛杉矶,本身就不是一个拥有大量娱乐休闲为主的国家,所以你可以思考下,来美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为了美本,那这些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食物也是一样,你可以去看看哈佛耶鲁的食堂,也一样是简餐,被吐槽的也非常狠。全美大学食堂,之前有人发过排名,你有兴趣可以看看。
5. 怀念亲友这一点,又回到了根本问题,到底是爸妈希望你来读美高,还是你想来读的?如果是父母逼你,那你最好提前沟通好,否则每日的痛苦和挣扎会影响你的心理成长。如果是你想来,我实话实话,目前10年级,英语还不行,我如果是你,会抛掉一切杂念,玩命补英语,然后SAT TOEFL AP考试 你的GPA,都是心头大事,每天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
6. 方向和动力,这个也是大陆学生,尤其是公立体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的一个岔口。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因为社会和家长都只是在讲,好好学习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为了一个好工作或者好收入。没有人会问孩子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多读书(不用很深的那种,各个行业都可以找一本),找到你感兴趣的方向,开始深入挖掘。
7. 回国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不明白你担心的学业压力。美高的学业压力也非常大,不是说你只需要完成你学校那几门课就完事了,还有好多东西需要自己来铺垫完成,无论是走文理商,夏校标化AP竞赛社区服务包括特长及体育,都会让你在美高忙的抬不起头。我的top30学生在他们美高从9年级开始,晚上12点前睡的几乎没有。
讲了很多,希望能帮到你。谢谢。加油吧。
有帮助
·
2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美国创藤教育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11
同学,你好:
我来和你一起探讨一下这七个问题哈:
1:无法容入当地学生群体,独来独往(包括在校中国留学生)
绝大多数的人到美国来,都需要一个适应期,而这个适应期需要至少三个月,你的时间太短,就想解决融入的问题,心情有点迫切了,即使不到美国来,在中国换个地方读书,是不是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交朋友呢?
2:英语不好,上课基本听不懂
这是你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因为英语的听说能力有限,也同时会让你的社交变得困难,融入更加困难,当务之急还是要把英语尽快学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否则后面会越来越难;
3:学校不符合我的要求,包括学术和校园:
那你之前接受学校Offer的时候,对学校有了解吗?或者说,你自己清楚对学校的要求是什么吗? 在你的英语能力还无法达到听懂上课的前提下,我觉得你对学术的要求是没有太多道理的,而校园只是一个环境,这个更不必强求;
4:娱乐方式匮乏,高中在一个小镇,基本没有娱乐场所,平常只能在住家呆着:
说明你对美国还是不了解,在来美国之前,没有得到足够的信息。美国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在乡村或者是小镇,确实很少有娱乐场所,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你作为一个高中生,希望得到的娱乐又是什么呢?不知道你在哪个州,如果是个小镇的话,其实相较于在大农村的学校还是不错了,建议你利用这些呆在家里的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的语言;
5:饮食不适应
没有什么比“中国胃”更难搞定的了,但是既然到了美国,慢慢适应吧,也可以自己学着做点简单的中餐,也可以超市去买美食中餐的快餐,现在Costco,Trader Joe's ,Sam's Club 等等这些大型中型连锁超市里面各种中试快餐都有,什么灌汤包,辣子鸡,宫保鸡丁等,你都可以买到,另外,周末也可以去小镇的中餐馆去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呀,如果你想明白了自己是来留学的,这就不应该是个问题。
6:思念国内亲友:
这是一个必然的,但是不能因为思念,就守在家里,守在亲人身边,总要远行的吧
7:缺乏规划,没有学习方向和动力
如果你把动力放在学习上,把自己来美国的目的搞清楚,你应该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我在考虑回国读国际部,但是学业压力会骤增。一直拿不定主意。--------这并不是最优选择,也绝非最佳方案,建议你不要有此想法。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美高冯老师-前招办主任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11
美国的地区差异,和学校的多样性是很大的,建议换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情况一定会有改善。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新泽西梁老师
读者
回答于2024-09-11
1,刚来1星期,你希望如何融入,做了哪些努力,可能连时差都没倒过来,自己都懒得动而已,独来独往,有可能是自己的性格而已,如果你有爱好或特长,朝着这个方向,找找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会解决问题
2,英语不好,申请10年级,确实是难题,也应该是目前最大的困难,美高放学早,放学后,自学英语,或者付费补课
3,学校不符合要求,当初你是怎么同意选这个学校的,给所有人引以为戒,能提前参观,插班体验,才是新时代美高留学的第一步,
4,到美国是来学习的,在家呆着,请多多自学英语哦
5,饮食不适应可以理解,可以尝试点中餐外卖
6,想家,说明你是个重感情的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今年是2024年,视频通话,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7,缺乏规划,不是眼前的问题,先提高英语,交到朋友,读完10年级,欢迎转到我们学校
如果1-2个月后,你还是听不懂,不努力,不用你说,学校也会考虑劝退,
不要总考虑压力,你这个年龄就是要挑战压力的,提高英语,是你现在唯一的解药,每天背单词30个,朗读作文,10遍,一个月后再看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海外尚学张老师
初级顾问
回答于2024-09-09
您好:可以考虑适应一下环境,国际生入读美高第一步social都是比较难的,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尝试改变现状,挑战一下自己。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2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回复
dengzhi0830@gmail.com
读者
回复于2024-09-10 09:26:24
符号打错了,不好意思哈
回复本条
海外尚学张老师
初级顾问
回复于2024-09-10 10:30:09
回复
@dengzhi0830@gmail.com:
您客气 :)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感谢?我尽力尝试
Astar美国留学高老师
初级顾问
位于北京市
·
回答于2024-09-11
您好,国际生入读新的美高,肯定都有一个适应过程的,这点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目前给您的建议是:
1)调整自己的心态,实在不适应的话,可以让父母过来陪读一段时间,大概适应后再选择住家;
2)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上课听不懂课的话,作业如果再不能按时完不成,那么在校成绩会出现极大的问题,容易不及格。如果有F出现对于今后申请本科,也是致命的影响;除此之外,即使是就读国内国际部,也是全英教学,也存在听不懂课程的情况,因此,英语能力提升一定是迫在眉睫的,一定要多下功夫;
3)目前就读哪所学校,按时您目前的英文水平,如果转学去更高学术的学校,那么也是存在同样问题,听不懂课程;
4)饮食方面,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根据住家情况适应,寄宿学校的伙食都是自助的,会好很多;
5)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建议您参加学校的校队或者俱乐部,让自己忙碌起来,会慢慢融入集体;
6)缺乏规划的话,可以根据自己想申请大学或者专业,来进行寻找,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最好是找一名老师进行指导;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1850***9248
读者
回答于2024-09-09
无论如何,刚入学就做决定是不理智的。过半年再做决定比较好。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感谢帮助,不过半年或感到不合适再回去的话没时间就来不及了,除非gap一年,但是我个人不想gap 所以得尽快决定
blackberry103@gmail.com
读者
位于其他国家
·
回答于2024-09-09
我觉得可以找老师聊聊,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多,要学会求助。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0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确实,我会尽力尝试融入
GreatFall
读者
回答于2024-09-10
美高新生入学肯定都会有各种不适应,别说是国际生,就算当地学生我也听说过住校一个月实在不适应转学的。这位同学你要咬咬牙适应一下,如果可能你的父母可以考虑飞过来再学校旁边住一阵帮你适应一下环境。你没有说无法容入当地学生群体是什么原因,这个如果你没有办法改变那你之后的高中生活很可能会一直很痛苦。你一定要克服困难,交几个朋友,有了朋友会感觉好很多。学业上的困难建议找你的advisor聊聊,看看有没有可能申请学校的一些补课服务,或者考虑你选课的难度降级。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2
感谢
·
1
回复请登录
回复
dengzhi0830@gmail.com
读者
回复于2024-09-10 12:57:41
无法融入我认为主要是是语言障碍,以及文化不同。
回复本条
GreatFall
读者
回复于2024-09-10 13:00:34
回复
@dengzhi0830@gmail.com:
那为什么和同校的中国留学生也不能交朋友呢?先从中国留学生开始,还有其它国际学生,总会有一两个能谈的来吧?你参加什么sports?运动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致谢人
dengzhi0830@gmail.com
感谢建议,来这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会好好考虑和适应一段时间在再出决定的
我要提问
匿名
登录并提交问题
Feedback
Please let us serve you better!
Your feedback matters!
*
01. Finding School website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find information.
How much do you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bove?
1
2
3
4
5
6
7
8
9
10
Strongly disagree
Strongly agree
*
02. I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useful for you?
1
2
3
4
5
6
7
8
9
10
Not at all useful
Extremely useful
*
03. How the page loading speed make you feel?
Angry
Dislike
Neutral
Like
Love
How we could’ve made it better for you?
(optional)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Keep anonymous
Send
Not Now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Your feedback is highly values and is used to improve our website and services
Done
上传图片或文件
类型:
图片
文件
群回答
官方回答
上传头像
修改头像
移除头像
上传附件
修改
移除
上传图片
修改图片
移除图片
0%
群来源
美国高中-申请主力群2(126194363)
美国高中-在读家长群(249292512)
美国大学-申请主力群(255528874)
美国高中学生群(174429386)
高申预备群(141410073)
美国高中-申请主力群2(204750079)
美国大学申请学术家长(456150197)
FS申高交流群1
FS申高交流群2
FS申高交流群3
FS申高交流群4
FS申高交流群5
FS申高交流群6
FS申本交流群1
FS申本交流群2
FS18fall家长群
FS19fall家长群
FS美高低龄家长群
取消
提交
官方回答 / Submit a response
回复人名称/Your name
*
回复人职位/Your title
*
上传头像/Your photo
英文回复/Response in English
*
中文回复/Response in Chinese
上传附件/Attachment
上传图片/Photo
复制链接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