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家长,孩子有点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到美国读书会变的开朗吗?
kk 家长
提问于2013-11-13 20:08:00
回答于2013-11-14
可能性格是更重要的因素吧。朋友的孩子是ABC,一个是话唠,一个非常安静害羞。和我孩子一起上暑期学校的时候,两个内向的孩子一个班,打死也不开口,两人还引以为荣。

环境也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我们孩子两次去暑期学校。一次是走读,班上都是当地孩子,英语和表达都有进步;一次是寄宿,国际生多,好几个中国孩子,变化就不明显。

我们孩子现在入学两个多月了,从和我交流的情况看,我并没有感到明显的改变。也许还要有待时日吧。

中英文,不要超过500个字。
meibqmeisy 读者
回答于2014-03-07
我的孩子是这样间接回答上述问题的:在美国只有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位于美国 · 回答于2014-03-02
-是的,很多案例证明开朗很多。
CG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13-11-21
所谓开朗,是说是否愿意把内心的话讲给别人。有的孩子不愿意讲,但会通过写作、网络、挚友等等方式宣泄出去,不代表他不讲、不代表内向就没有想法。美国的教育是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是个方式问题,是个途径问题。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与其用其他方式吐露新生,不如按照学校的培养模式,跟大家分享。意识到了这个,自然就开朗了。否则,还会看上去是内向的。
回答于2013-11-15
我从我们的一些学生那里知道,有的国内的学生刚来美国担心自己说话有口音所以上课不主动发言,其次是国内上课没有给学生这种讨论的机会,适应这种模式需要一点时间,还有就是对课程内容了解的不透彻,担心提出的问题太幼稚,所以很赞成前面老师说的擅长表达和性格开朗不完全一致。到美国读书相信各种机会会激发他和帮助他更多更主动的表达想法,但是不是说性格就跟着变的开朗了,而且性格不开朗也不是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改变
致谢人
月妈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冲击95,感觉有点难
艾平 家长
回答于2013-11-14
虽然前面只有两位的回答,但是我觉得已经讨论的非常深入了,我换一个角度讨论吧。开朗是性格,孩子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会变的,不排除在美国变开朗的可能性,但是不要抱必胜的信念。我觉得把你的问题转到能否开口说话和与人交流上来可能会更切合实际一点,可能你也不会太纠结了。因为这两项是人走上社会生存所必需的,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只有交流和沟通了才能解决问题。刚跟儿子交流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的亲身体会,在美国私校必须要跟老师交流,10来个人的班级,老师的目光始终会扫到你,你必须通过课堂的互动获得表达观点的机会,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关注,慢慢就养成了说话的习惯,优异的课堂表现在GPA中会给予孩子肯定,这样就产生了良性互动,孩子的信心会越来越强。
记住,我说的都是“说话”,没有强调一定开朗。还是那句话,能变开朗最好,不能的话,只要通过这样的留学,学会了交流的能力和技巧,不是一样成功吗?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13-11-14
这个真跟打赌一样。

我同意楼下诚诚爸说的前一部分,但不同意“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必须开口”。 因为这个是我六七年前的想法。 我老大内向不开口,于是六年级的时候转到私校,秉着“必须开口”的想法觉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结果他依然不说话,所有老师的评语我不看都知道就这一个问题。私立学校的成绩课堂表现要算分的,这样一来他的成绩还稍稍受了影响。 后来以为时间长了可以好起来,但到了高中后期还是这样,他对成绩是看中的,我想他也是课堂上尽力地表现了吧,但显然还是不够。现在十二年级,老师评语还是有说,不过不是门门课都说了。 值得欣慰的是,他在学校参加了许多活动,体育和俱乐部各种,跟老师也很亲密,通过这些活动他比初中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校也很开心,但永远不是开朗的那类,这个是天性也没办法了。

内向不擅长表达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关键是不能由此滑向孤僻,这个是家长要注意的。 这些年也有见内向的男生来了以后就闷头玩游戏了,更不与人交流了。

美国的私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如果孩子能利用这些资源,高中几年下来会很受益。 但同时也要注意应为家长不在身边,自控性不强的孩子容易出现问题,与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

可以让孩子来夏校几个星期试一试,试试水。
回复
艾平 家长
回复于2013-11-14 09:39:33
图本身的回答不是说明在私校的体制下孩子气的了长足的进步吗?性格要改变是很难的,但是这些提高是个以帮助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的,可以帮助自己的生存。
回答于2013-11-14
你好,这个问题比较难,我还是给你一个回答,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家长一般都是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力位置,比如说数理强的孩子就让他去考数理牛校。其实我个人意见到不是这样,我认为孩子要全面发展,在孩子成型前最好要有意识加强孩子的劣势,使他的综合能力能够提高,我们家孩子从5岁开始就每天做一道趣味数学,在日本的小学和上海中学读书时,数学一直是最好的,但是文科就相对劣势,7年级开始我们家就不做数学题目了,让他多看书。你们要是有同样的想法就应该送孩子去美国锻炼,美国寄宿学校的最大特点是少人数,一个班在10人左右,加上美国教育方法是课上讨论比较多,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必须开口,就可以改变。当然最重要的意见是孩子本人,其次是父母的意见,我和其他老师的意见只能放在第3,加油,希望能帮助你。
回复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13-11-14 07:25:38
同意你的前一部分,尤其是孩子要全面发展。我一直主张高中四年要去尽量去尝试去经历,去做你这辈子以后也许不再有机会做的事情,比如团队体育,上台演戏,参加乐队,跟同学一起出游。。。。。。。。学术方面抓紧不差就行了。高中那些东西再深到大学也是浅的,真要搞学问到大学再说了。
诚诚爸爸(石治安) 家长
回复于2013-11-14 07:45:27
回复 @航海图Jean: 谢谢航老师跟帖,我说的开口是指互动,在中国一个班50人,有的是60人,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藏在后面,老师也顾不过来,时间长了就被边远化了。在美国就是不善于说话,在一个10人团体里,互动的机会是很多的,时间长了会改变。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13-11-14 07:52:20
回复 @诚诚爸爸(石治安): 我说的也是互动。你那个是理想状态,我儿子最后做到的是老师点到会说,但不会主动说。私校会好一些,但别指望改变性格。
诚诚爸爸(石治安) 家长
回复于2013-11-14 08:04:07
回复 @航海图Jean: 是的,性格会起很大作用,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去改变,希望孩子更好,就是明知道作用不大也会去努力做,能改变的还是有的,特别是小年龄学生,你家孩子不是变化了嘛。这和老师,父母,学校环境分不开的,上面提问家的孩子要是不去改变可能会一辈子这样。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13-11-14 08:11:08
回复 @诚诚爸爸(石治安): 但是我们这六七年中也有险情的,我们还是本地生,没有语言问题。 放到美国来要适应要对付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不会像期望的那样发展呢,谁也不知道,所以我说像打赌。
诚诚爸爸(石治安) 家长
回复于2013-11-14 08:42:21
回复 @航海图Jean: 是的,人生都在赌,张溪老师有一篇文章“申高是不归之路”,现在很多家庭都在赌,因为它的命中率比在中国赌要高很多,目前这个学生有没有具备申高条件还是未知数,也可能学术很强。我周围有很多小留学生,认为孩子留美后变化的家庭比留美不理想的家庭要多的多。寄宿学校的话可以说一边倒。走读学生的情况不了解。
艾平 家长
回复于2013-11-14 09:36:51
回复 @航海图Jean: 我来说两句,“赌”这个字听起来有点难听,但是我完全同意赌,尤其在国内计划生育体制下的独苗,不赌可以说必输无疑,赌了或许还有一丝生机,图可能是站在本地生的立场,我要是本地生可能也不会赌,因为在本身就处在这样的优势资源中,但是我们在国内的处境不得不赌,人生很多时候很象德州扑克,看你有没有show hand的勇气,挺过去了你就可以收台面了。
FS-张溪 读者
位于美国 · 回答于2013-11-13
美国的教育,尤其是私立教育,都是非常鼓励孩子的个性的开发,并且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总体而言,美国的孩子是比较外向和表达想法。这么说吧,一般私立高中的师生比例是1个老师对10来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而国内的比例是1比50?这个问题的答案会非常明显。
我要提问
匿名
Feedback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