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听说有些中国学生去了不那么匹配的美高后,感到压力特别大、焦虑,甚至休学退学。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由于不能亲自访校,家长们在做最终决定的时候很可能被迫只能唯排名论或者大学录取结果决定一切论。所以,可否请各位业内老师详细一点地介绍一下,前10学校的学习压力大到什么程度(比如拿A)?10-20的是不是就明显压力小一些?学习方面的压力,是英文程度不够的原因还是学科难度达不到的原因呢?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背景的学生,他们有什么不同的struggle吗?或者在你们看来,有什么帮助家长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可以避免孩子去了之后压力太大、无法适应的好建议吗?感谢!
薯片 家长
提问于2021-02-05 03:23:13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1-03-07
家长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可以看出真的是一个经过仔细思考有远见的家庭,在前10的学校拿A非常的不容易,如果用时间来量化的话,在前10学校拿A,每天晚上基本上都要12点才能睡觉,因为其他的竞争对手相当之强,10~20的学校竞争小一点,但比前10学校的竞争没有小很多。对于最前面的顶级学校对华裔和美国孩子都很注重的英文,其实并不仅仅指学科方面,所注重的英文能力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写作能力,因为所有学科都要通过写作的方式呈现,顶级学校对写作要求都是极高的,这对孩子的英文能力是一项挑战;第二个方面可以说是在社交上面,比如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如果英文不够native的话,交朋友时就不能达到很自然的水平。
其实更为明智的做法是,建议家长去找一个了解孩子的顾问,以及对这些学校很了解的顾问,一起针对孩子的个性潜能以及未来家庭的期望进行深入探讨全面分析。
罗罗老师 Rowena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1-02-05
这个真的是和孩子的个体有很大关系的,有些孩子非常适应美国的教学方式,并且很多潜能在寄宿的环境下被释放出来了,这就非常不同了,还有就是如果孩子本身就是非常喜欢人文阅读和写作的话,这样的氛围对他们来说正好是如鱼得水,所以家长和孩子并不需要太焦虑,选择匹配自己的学校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回答于2021-02-05
这个跟学生本身的情况也是息息相关的,没法儿一刀切,很多时候为什么说学校一定要匹配,就是因为美国的高中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很注重well-rounded的培养,不仅仅是成绩,当然啦,要是只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会被这些牛校青睐,要的是全面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跟很多家长沟通的时候,特别注重强调的就是孩子一定要长线规划,一定要准备好了再出去,这个准备好不仅是标化考试的分够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孩子性格塑造、爱好、抗挫能力等等很多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在长线规划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来的,昨天一个美高的学生在分享的时候还开玩笑说,我爸爸他们经常说不知道退休了干什么,其实我从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有很多自己喜欢的爱好,所以我就算退休了也会很充实,简单的一句话但是绝对的概括了美高培养的一个精髓,就是很个性化培养,当然要是孩子的特长爱好等各个方面都有,那么多了一个不错的美高,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资源,是可以出类拔萃的,为什么提及到一定要匹配,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实也是适用于不同的学校,所以也不仅仅是因为今年不能访校了所以只能看排名那么简单,咱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就算没有疫情过去做了校园面试,校园参观只有1个小时,难道这1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很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内涵吗?这个没有谁能做得到,所以这个时候顾问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方面是长线规划的学员,所以顾问对孩子很了解,第二顾问对学校也很了解,而且多年来的录取纵向数据经验,这些都是很好的帮助到孩子来匹配自己的学校的。
此外,孩子过去是否压力大,其实也是双向的,比如有些孩子的抗压能力很强,也很独立,那么就匹配这样的学校就好了,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适应,如何去利用学校的资源帮到他们,但是有些学生需要的关注度比较高,比较小而美的学校,那么就匹配这类型的学校就好,总之就是一句话,没有那么学校能保证孩子去了压力的大小,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祝顺利!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6 07:11:23
我的小孩就属于well rounded类型,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原因,我们中国家长更容易看到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身上的光环,反而忽略了这些well rounded孩子的可贵,老是觉得他们不够优秀.....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1-02-05
家长几个方面,第一,一定要从各方面帮助到孩子,特别给与孩子很好的资源,比如配套学习的外籍师资,这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小小年纪在异地他乡打拼,家长能够做,不仅仅是安慰,更重要的拿出行动,帮助孩子。我们10多年经验下来,看到无数成功的孩子背后,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而是一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团队通力合作。压力有多大,我举几个例子,有些好同学初中高中参加全美国比赛是300-400场次,不但数学,化学,物理优秀,会小提琴是州青少年乐团的首席,还有他还是参加全美国击剑比赛拿州的冠军,最后录取了加州理工。如果和这样的孩子在一起压力自然而然来了。所以优秀的学校的孩子,不光一样成绩优秀,门门拿满分不算,还有额外精力发表论文,参加比赛等等,故此美国高中有托底,但是上不封顶,不是一般牛。我们有孩子上到数学高中老师不能教了,送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去修课,最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们有学生在安多弗,可以4年拿到全奖。故此这些优秀孩子如果在你孩子周围,自然压力来了。当然压力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动力,在家长支持下。所以不能把孩子放到美高就完事了,更应该有一定预算支持,帮助孩子,只有这样,你担心的事情就不会出现。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6 03:27:33
同意您说的,在顶尖的学校,顶尖的高手就在身边,肯定让人感受到压力。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孩子啊!这样打造出来的孩子,会不会有其他潜在的问题呢?
赢天下—毛老师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06 04:39:37
回复 @薯片: 其实你看看,美高孩子的学校时间很短,好的学校一个学年大概8个多月时间。孩子需要玩耍时间,吃饭睡觉休息时间,交流沟通时间,还要体育活动时间,再加上课业学习,如果还要参加比赛的话,时间管理要很严格,美高四年不仅是学业进步,各方面都有长进。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就是打造,产品是成功。不容易。做家长,做学生不容易的。你的担心确实有,升入名校安多弗大陆学生退学也有,进入顶级大学大陆学生退学也时有所闻。说明你的担心是存在的。但是毕竟这是少数,当然作为家长就是少数也得关注。这里面具体方方面面的细节事情很多,也是不是局外人粗粗看看可以体悟的。所以去读书美高,家长千万不是一放了之,作为家长要陪伴4年,用心呵护,精心培育,才能让一棵小苗茁壮成长。
回答于2021-02-05
首先如果孩子正常渠道能够被录取,就不用太担心,说明他/她有潜质,其实前10或者前20关键是录取难,而一旦真正录取了,但从学业方面,中国孩子一般不用担心,毕竟还有美国或其他国家孩子也在同一个校园。去年帮助的学生去到了包括St. Paul等在内的前10,但从学术方面,部分学生还是反应缺少挑战性,尤其是数理方面。有些去了前10的学生所谓的压力,可能并不单指学术方面,而是学术以外的。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6 03:24:35
我听说的情况是,有所谓顶尖美初的straight A的学生,还是不能很好适应top 10美高的课程难度,您觉得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什么原因呢?
美高冯老师-前招办主任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06 03:53:47
顶尖美初的straight A的学生,如果又是华裔而且是正常渠道录取的,应该比较少见,大概率是学习以外的原因,比如social,或者其他不适应导致的。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07 02:52:53
回复 @薯片: 美初的课程很水的。主要的是帮助全面适应美校的环境和英文。 如果孩子是美初上美高,可以放心些。即使学术压力大,但起码其他方面已经适应了。 就怕国内公校直接过来,各种适应一起来,就会很有压力。
美高冯老师-前招办主任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07 08:38:20
在美国近20年来我做招生官亲自录取的美高学生,包括我做独立顾问帮助进入精英美高的学生,从大数据看,的确是国内公立学校来的学生不适应的概率较大,这种不适应往往不是学术的,而是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学习中情感的因素成为影响学习的filter.
美国创藤教育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1-02-06
您好:

首先用排名来谈压力不太合适,因为要看学生的适合程度,说到底这和每个学生的素质,智力,能力以及学习的基础有关。即使不是前十的学生,也有很吃力的,很多前十的学生,也有学起来相对轻松的。不要按照排名来讨论是否吃力,而要看您的孩子的具体情况。

国际学生面临的普遍压力是:语言的适应,文化的适应,教学模式的适应,课程的衔接,当然还有诸如社交等等各方面的适应等。

国际学校的学生在语言上会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有一些优越性,当然这也要看具体的学生情况了,另外,在课程的衔接上,国际学生有一定的优势。

我觉得一个聪明的家长,就是不要去“拔苗助长”,不要一味追求排名,而要因人制宜,如果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只要不是走错了路,孩子最终是向着光明和理想而迈进。

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孩子乐观坚强的个性,努力让孩子去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这些将是我们还在找收益终身的事情。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6 02:42:48
Very inspiring!
庄稼把式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1-02-06
有没有压力,压力大不大因人而异,与学校的排名关系不大,前十的学校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拿全A的学生不是少数,有没有压力除了学生本人的悟性外性格也是重要因素,同样一件事有人不在乎甚至会当成动力,有人就压垮了。英文不好肯定不行,英文好也并不是压力就自让没有了,这些学校竞争是多方面的,还有很多学术以外的竞争。开出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药方是不可能的。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1-02-07
要对自己孩子的承受能力有比较准确的估计,不光是学习能力,还有社交能力,失败承受能力,独处的能力要有所考虑。对弱项要有考虑。学术方面如果英文到位到不是主要,前10之后的学校中国学生都能拔尖。
回复
一支狗尾草 读者
回复于2021-02-07 11:40:58
您说的前10之后的学校中国孩子都能拔尖是啥意思?
航海图Jean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07 13:09:16
我的观察是这样的,在前十的学校里会有不少ABC孩子,ABC孩子最有优势,因为他们没有语言问题又有亚洲人的勤奋聪明,所以在学业这块有很大竞争力。但在排名稍后的学校里,ABC孩子不多了,所以中国来的学生占据优势。
位于广东省 · 回答于2021-02-08
首先,如果能被前十名录取,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举例来说,我之前一个学生托福89分进入Hotchkiss ,2019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每年在学校都是在DEAN LIST。不知道这是否是不是不匹配?但是孩子还是很优秀。有学生97分进入Hockaday,最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就读本科。这些都是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他们都是优秀的孩子。

10-20之期间也不是压力就小,关键看孩子的学习习惯,有的孩子花了很多时间在考试培训上,比如有很高的托福和SSAT,但是不见得优秀,虽然可以包装一些活动,但是实际上可能能力并不是很好。

国际学校的学生英语不是问题,但是在学科学习上可能会有压力。而公立学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如果交流没问题就没问题了。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9 04:15:58
这些例子很有代入感,让判断变得很容易
哈博教育--徐志文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13 11:40:36
回复 @薯片: 这样更容易理解,否则只是说笼统的说很难真正去理解和决定
位于其它 · 回答于2021-02-08
这位家长您好:

前十学校压力有多大,主要还是看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何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学历能力和独立能力等。入校前可以让孩子提前接触一些美高的课程,这样也能够帮助他在入学后更快地去适应。
前10学校的学习压力大到什么程度(比如拿A)?
据我跟学生了解,周末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睡懒觉或者玩游戏,平时的生活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除了课后完成每日作业,孩子们还会自己找课外的练习题去做。

10-20的是不是就明显压力小一些?
我认为压力不会小特别多,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比如在九年级入学后就有明确的目标,以后要学什么从事什么行业,那么即使学校给的作业压力小了,那么他自己也会在课外给自己布置更多作业的。

学习方面的压力,是英文程度不够的原因还是学科难度达不到的原因呢?
对于新留学的学生来说,英语语言的压力是不少的, 如果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甚至还不清楚如何提交作业,那么这个压力对于新来的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九年级的大部分科目都不会特别难,主要还是适应新学习环境的问题。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09 00:06:25
谢谢这么细致的回复。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1-02-09
这位家长讲到的问题的确存在,我们也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选择适合每个孩子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但这里可能有个误解就是压力来自于学习、成绩。其实学生的压力可能来自于社交、交友、成绩和同学之间的竞争,等等方面。而且对高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来自社交、交友的压力往往比学习压力更大。每所美高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进入校园你会感受到氛围的不一样。孩子只有在一个感觉友好、安全、快乐的环境里才能快乐地生活、交新朋友、安心地学习,也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这个过程中, 孩子的语言、沟通、社交、抗压和适应能力都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高在招生过程中要全面评估一个孩子而不只是看考试成绩。而且这种社交、交友的压力和学校排名没有太大关系。任何一个环境里,无论是美高还是未来工作、生活环境里都会遇到这种压力。一个孩子安全、快乐的感受是很难用排名去量化的,往往需要自己去感受。在不能亲自访校的情况下,建议多和顾问老师沟通。有经验的顾问老师一般都去过这些美高访校多次,对每所学校比较了解,同时也接触过很多学生,在判断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学校比较有经验。
回复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10 04:26:12
谢谢老师的建议。
北美名校申请-栗子老师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1-02-11 07:07:30
回复 @薯片: 不客气哦,如有任何问题随时交流就好。
1850***9248 读者
回答于2021-02-05
美国本土的一些华人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别优秀, 很多人小学,初中读私立,高中读公立。就是为了能在学校里面拔尖,方便进好大学。所谓的压力不仅仅是拿A吧,还有保持前几名的压力。
薯片 读者
回答于2021-02-09
感谢各位老师这么详尽的回复。从老师们的回复看,对正常录取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并不是普遍现象,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另外,在决定学校时,要合理预估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学术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心理素质。谢谢老师们的分析!
回复
Phillip 读者
回复于2021-02-10 00:35:58
这位家长您好!我现在在某个前十美高(有的排名前五)就读,今年12年级,也就是最后一年了。很明显的是,从纯申请大学的角度看,在类似我们学校,拿到全a的成绩非常难,想要排名前三或者前五就更困难了,所以在申学上不一定占优势。但是从终身的角度看,学到的东西,学校的资源,国际化的视野,这都是无可比拟的。当然,还要看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毕竟前十的学校中国背景的学生不会太多。有在很优秀的私立寄宿学校的同学,既与外国学生相处不来,社交上不太开心,也因为学校的激烈竞争,没有好的大学录取,那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私信我了解一些情况。
薯片 读者
回复于2021-02-10 01:01:37
回复 @Phillip: 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回复,真的太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声音了!
serenity. 读者
回答于2022-12-12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
我要提问
匿名
Feedback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