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到底区别在哪里?走读的homestay,不是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吗?为什么有人说能寄宿就不走读?寄宿学校现在很多也不怎么样,语言环境也不怎么好。
lj18182 家长
提问于2015-03-13 16:57:00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15-03-14
其实基本上去理解,住homestay的确是更有利于融入美国社会,你的想法没有错。但现实的挑战是:1. 现在很多homestay是中介在做,住家的质量没有保证。2. 学生自身对于homestay的生活没有准备,自己也没有做足够的努力。其实无论在哪,真正的最佳结果一定是要自己首先做出足够的努力。

至于说寄宿一定比走读好,我是不赞成。美国的确有非常好的寄宿学校,但寄宿学校毕竟数量有限,很多学校已经收了太多的中国学生了。所以还是要具体看学生自己的情况,再来看什么学校适合。很难绝对说哪个好、哪个不好。
回复
lj18182 读者
回复于2015-03-15 00:27:17
感谢您的解答!各拿到寄宿和走读学校的录取,但是手头走读校比住宿校要好,这样怎样选呢?
请删除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15-04-05
住寄宿家庭肯定是跟美国社会有更多接触。跟寄宿家庭相处本身就是在接触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些问题要处理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孩子的教育环境只是他/她成长外在因素。更大的因素还在于孩子本身的愿望。不爱抓紧机会的学生即使寄宿家庭很愿意跟学生讲英语,学生本身不愿意也得不到益处。
至于“有人说能寄宿就不走读”,那可以理解。国内的家长习惯了代替孩子处理问题。一切都给预备好。担心跟寄宿家庭有矛盾。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正确引导如何处理好与人相处中的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的出现。
回复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6 13:13:51
您说的有道理,但是您说的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之道。实际是,首先咱们现在讨论的是未成年人,还是青春期孩子。并不是家长们要替孩子做决定,使未成年的孩子尽可能免于进入不适合的环境是家长的责任。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6 13:14:13
即便是家人朝夕相处都难免有矛盾,孩子学习与人相处中解决矛盾是有必要的。但是与寄宿家庭之间如果发生矛盾,双方条件是不对等的,也即是说孩子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如果是出于友谊和关爱而做寄宿家庭的,出现矛盾就简单得多。但恰恰这又是极少数。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6 13:19:37
大家送未成年的孩子出国留学,心中有多少纠结和不舍。孩子需要成才,早日适应美国社会早日英语过关当然谁都希望,而孩子们也已经背负了他们这个年龄多不该背负的责任。看到那么多寄宿家庭不合适产生的问题之后,顾问和中介们在尽可能为学生寻找适合的寄宿家庭之余,是否也应该提醒一下家长们,在所谓融入美国社会的期望值之前,首先应该想想孩子住在别人家可能受到的委屈和伤害?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6 13:26:38
我并不是说寄宿学校一定比走读学校好。我是说大家在主张住在寄宿家庭有利于融入美国社会及语言环境更佳的同时,应该多考虑考虑,青春期的未成年孩子住进了素不相识的别人家,孩子的情感和心理上会经历怎样复杂的情况,自己希望他现在就面对,还是希望他成年之后再面对,我觉得这才是家长们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请删除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15-04-07 01:06:34
您显然对这个问题已经深思熟虑了。愿一切都顺利。愿您孩子平安!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7 12:45:59
回复 @纽约韩梅老师: 谢谢您。我孩子是去年走的寄宿。当时我们咨询时候预估孩子标化成绩不高,顾问建议我们走读,并且举了很多homestay的成功例子。后来考出来成绩很不错,顾问就说不要申走读了,走读的话寄宿家庭是个未知数,有风险。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7 12:51:22
我很明白很多走读学校条件升学比寄宿学校好多了,但是家长要问自己一下,自己孩子真的需要学术那么好吗?实际上对于多数孩子,很多寄宿学校的学术都足够孩子学习了。走读学校有多少升入常青藤跟中国孩子真没什么关系。为了这个没有关系的因素放弃寄宿学校而让十几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可能出现的复杂人际关系,真的有必要吗?
lj18182 读者
回复于2015-04-07 16:31:02
这位家长分析的很全面也很深入了。家长是很纠结的。不过差一点的寄宿学校中国人有点多(比如WMA),小孩自己不愿去,宁愿选好的走读(住家是台湾人,家里的小孩已读大学出去了)。这样是否比美国的住家好一点?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7 18:33:07
回复 @lj18182: 这个真的不好说。台湾人在家也不说英语的吧,放学回家不就没有语言环境了吗?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放学后或周末的学校活动他们愿意接送你吗?
豌豆 家长
回复于2015-04-07 18:36:33
以我所了解的,寄宿学校在周末会有一些活动,即便不参加活动也可以运动打球,但是homestay的周末如何过就不好预测了。寄宿学校中国学生多,但是如果生源质量没问题,同学们互相帮助一起努力有什么不好呢?当然,孩子自己选择最重要。
lj18182 读者
回复于2015-04-08 21:39:40
谢谢你的回答!小孩也想周末多点活动,这个提醒我们要和住家沟通这个问题了。还有申请的寄宿学校在waitlist上,一直在焦急地等待和争取,不行就只能走读了。
请删除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15-04-09 14:10:59
就在寄宿家庭讲不讲英语的问题这一点我略做些回应。这个语言环境在那儿。但是能不能最充分地利用那个环境还跟具体孩子有关。如果某个孩子只是说“你好,晚安”之类最简单的英语,其它时间都藏在自己房间里,那么这个英语环境就表现不用它可能有的益处。我们的一个例子就是这样。孩子没愿望要跟寄宿家庭聊天练英语。他的寄宿家庭还很努力希望晚饭后把学生留住说一会儿话。但学生通常没有什么问题或兴趣。
位于其它 · 回答于2015-03-14
寄宿高中和走读高中区别很多。单从融入来讲的话,其实融不融入完全看学生自己,也看有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引导。如果学生自己受挫不愿意交流,学校里即使只有2个中国人,这两个人还是会凑一块儿,如果只有1个中国学生,这个学生会去找英语同样不怎么样的韩国人、日本人、欧洲人。无论期望怎么美好,现实就是这样。适应美国社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把孩子放美国人堆里就能解决的。
再多说两句homestay,在决定给孩子homestay以前,如果不能亲自拜访这个家庭,请注意了解下homestay的家庭组成、社会阶层、文化水平、有几个孩子homestaty,都是些怎样的孩子,这个家条件怎么样,住在什么区(不要觉得住在耶鲁大学附近的就一定是好区),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愿不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得到答案后,请向了解美国社会的朋友核实,不要作类似于“中国的大城市都很不错那美国的大城市也一定不错”这种假设,因为事实可能完全相反。一定要谨慎。
回复
岁月如歌 读者
回复于2015-03-15 00:22:34
非常感谢您的专业解答!如果两个走读校,一个是洛杉矶千橡市oaks christian(2000年建校的),寄宿家庭是学校负责安排本校老师或学生的家庭;另一个是中部圣路易斯的MICDS(历史较长,据说在当地数一数二),寄宿家庭是台湾的移民,独立别墅,家里有高龄的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妇在家里办有幼儿托管。这样的话您觉得怎样选学校和寄宿家庭呢?
lj18182 读者
回复于2015-03-15 00:27:47
谢谢您的详细解答!
回答于2015-03-15
说在寄宿家庭里,更容易融入美国社会,这是个错误的信息。很简单,1)面对什么样的人。下课后,在寄宿学校里,你和老师、同学交流更多,而同样的时间段,你在寄宿家庭里,你面对的是一个单一的美国家人,而且学生和大人之间有什么话可谈(想想你自己和父母又有多少话可谈)2)下课后,寄宿学校里有大量的活动,而回到寄宿家庭里,就是一个房子而已。寄希望寄宿大人每个周末带你出去接触社会,都是不现实的。
回复
FS-张溪 读者
回复于2015-03-25 10:17:08
说的非常在理,毕竟一个非专业的家庭能提供要比有上百年管理经验的寄宿学校少很多。这个有时候真的运气。
闪耀星辰 读者
回复于2015-03-30 22:55:54
回复 @FS-张溪: 谢谢你们二位的回复!说的很精辟!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15-03-30
你好!

我是张漪若,毕业于Flintridge Sacred Heart Academy,现就读于美国Wake Forest University,并且是来自Leap立普尔美国高中长期辅导项目的导师,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我的高中是一所位于加州的寄宿高中,基本上所有的国际学生都是寄宿学生,但美国人(80%)都是走读学生。有很多高中是全寄宿制高中,意思就是95%以上的学生都是寄宿。寄宿能增强自律,自我时间管理,我认为在高中期间对孩子是很重要的。走读homestay现在并不是那么好找,许多学校不负责帮孩子找寄宿家庭,所以homestay的环境很难保证。至于融入或不融入美国当地社会完全是看个人努力。喜欢跟中国学生一起玩通常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想要了解美国社会或融入学校美国人的圈子都靠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英语水平。“能寄宿就不走读”这句话我是没有听说过,因为两个选择都是有利有弊。我还是会推荐孩子寄宿,因为能更好的专注于学习上,时间也比较灵活。走读的话最怕的就是homestay的家庭不理想。
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你!如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此回复或者私信于我。

-张漪若 Tracy Zhang
*转发注明 信息来源于Leap立普尔公司张漪若导师
回复
lj18182 读者
回复于2015-04-08 21:41:20
谢谢你的解答!很有道理。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15-05-25
走读的homestay可能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方面,在学习方面难以做到像寄宿学校这样的监管。
我要提问
匿名
Feedback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