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老师,如何找到fit和challenging两者之间的sweet spot呢?如果一所学校过于fit孩子,那她高中四年的成长和变化是不是并不会比去一所和她稍微不一样的学校大?是不是后者反而更能push她去思考自己的identity,喜好,观点呢?一所特别fit的学校是否本身就是“舒适圈”?孩子美初八升九正在选校申请,一直不知应该选一个和她尽可能一样还是尽可能不一样(不是说更差更不好,只是更不一样)的呢?比如她初中时那种温暖家庭的感觉,高中是不是应该选一所更大的学校,让她去发展一些不一样的能力,学会怎么在大团队里面navigate herself,find her own place?
fdkjhsi 家长
提问于2020-09-12 22:10:32
位于其它 · 回答于2020-09-15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极端的假设, 如果杨过没有掉到山崖下, 是不是就没有后来大侠杨过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另一个问题是, 是不是随便一个人掉到山崖下, 都会成为大侠呢?这个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杨过的经历, 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九死一生, 我们看到杨过成功了, 但他只是个特例, 如果大家去学他, 可能绝大多数人连命都保不住, 就不要说成为大侠了。
学校的选择呢, 道理差不多, 不能往极端了选。 一般而言需要孩子在有挑战的舒适区。 如果完全的舒适区, 孩子等于浪费机会, 浪费时间, 如果是完全的挑战, 很多孩子可能会被挑战打击的丧失自信。
选校的标准每个孩子都不会一样, 这和孩子的性格,兴趣, 逆商, 学习能力都有关系。 一般而言我们希望一所学校孩子通过努力, 可以达到年级的前20%, 学校的风格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匹配或互补, 学校的优势项目学生可以利用,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可以给到相应的支持。
位于北京市 · 回答于2020-09-15
您好:学校的选择建议根据孩子自身的学术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生压力的承受能力等进行选择,如果学生压力承受能力比较高,积极,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建议可以选择难度比较高的学校。 另外,可以从今后大学想申请的专业出发,对哪个领域比较感兴趣,美高可以选择在此方面比较突出,或者提供比较多资源的学校

在申请的时候,建议是每个难度的学校都可以申请一下,选校有跨度,可以等学生的录取结果出来再进行挑选。家长喜欢的学校,孩子并不见得喜欢。去年女儿申请美高,我们考察完学校,选校排名就发生了变化。考察学校和招生官的面试感觉,对孩子最终定校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美国创藤教育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0-09-14
每个小朋友的高中生活只有一次,这四年非常关键,从功利上来讲,会决定他们最终进到怎么样的大学;从长远上来讲,会决定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高中是不能“试错”的。我认为应该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十几岁的年龄家长对孩子,孩子对自己应该有一定的了解,选校的时候应该商量一下,孩子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环境,对压力和挑战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如果是一个热爱新事物,抗压性强的孩子,当然可以考虑去一个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环境,更有可能会激发她的潜力。相反如果是一个内向的,需要温暖稳定的外部环境作为心灵支撑的孩子,把她扔进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环境,会不会激发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她各方面表现失常?
所以是否换新的环境,是否换更有挑战性的环境,一切看孩子的能力、性格和孩子的意愿。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帮助孩子决定,要和孩子商量,有条件的话亲自带着孩子访校,选择一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位于广东省 · 回答于2020-09-14
其实孩子选学校是要看fit和match,fit是你适合什么学校,match是你和学校是否匹配。你适合的学校,未必学校适合你。只有匹配的学校才是最合适孩子的学校。

至于您提出的CHALLENGING,跟Fit是要看是否合适了。录取孩子的学校未必是FIT孩子的,有CHALLENGING的学校也可以是匹配的,高中都有挑战性的课程,活动存在,除非是非常差的学校。否则,如果你优秀的话,学校一定会为你安排合适的课程,如果你特别优秀,有的学校直接找大学教授来辅导你。所以不要担心CHALLENGING的问题。
Victoria周老师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0-09-14
请问是否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呢?我们的选择只是在基于我们的经验考虑,但是孩子自己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否是那种因难而上,越挫越勇个性的人?如果去到一个看似不一样的环境,但是屡受打击,成为了班级末尾,那是否跟当初选学校考个好大学的目的相悖了呢?孩子毕竟还是在高中阶段,真正可以大胆尝试的时间最好是放在大学里,那时候孩子已经成年,并且心智发育也很稳定,有可以“试错”的机会。但是高中如果成绩受到了这些影响,直接导致的就是大学无法去到一个好学校。本身孩子在12-17之间就是一个慢慢探索的过程,这个时候就像让他找到identity不太符合他成长的规律。
回答于2020-09-16
家长您好, 针对选校的具体策略通常有几个考虑切入点:

1. Fit
是否适合学生, 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活动选择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校园氛围是否与学生气场相投, 学校体量是否与学生性格匹配等。选择新风格的学校进行尝试, 或按照学生现有的性格精益求精, 都是可行的方案, 但需要注意学生个人的就读体验和预期, 如果学生原本喜欢温馨关怀的学校氛围, 在现有学校也有优秀表现, 突然转变风格选择高压大型学校, 反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

2. 地理位置
东西两岸的美高学校风格不同, 东部普遍更学术更传统, 西岸学校注重学术的同时也关注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同地理位置的学校也会挖掘出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 对于未来的综合素质塑造都有全面发展。

3. 排名
选校不能完全参考排名, 但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排名相对较高的学校在学术、活动、资源方面都更全面, 能够像学生提供的引导也更多更细致。如何让学生利用美高经历, 充分浸润发酵个人爱好和兴趣, 需要选择各方面资源较均衡和多元的学校, 为此也可以留意排名信息。

选校方案应全面多方位考虑, 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选择她最喜欢、最愿意去、最适合的学校。
美国中学 张异 中级顾问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0-09-17
家长您好,其实您说这两点是可以并存的,Fit首先是个大环境比如学校人数,地理位置,开设的体育项目,整体氛围等,这些可以是从娃上学以来可以评估和预判的,这能保障娃在去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和融入,而challenging呢,是考察学校的时候的加分项,高中选择时,建议一定要有,不然确实很有可能发生你所谓的哪些情况,但是希望这个challenging也是一步一步得来,在选校的时候也可以从娃之前的兴趣点和探索欲出发,打个比方,可以是娃没接触过的方面,一种新的学术的竞争机制,不单单是比最后考试成绩的,也可以是一个社团由无到有的创立,娃之前从未尝试过,但是作为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一直在鼓励和协助,这些都会是成长,建议选校在Fit的基础,和娃一起去筛选学校,去看官网的每一个细节,现在虽然不能访校,但是不妨碍去询问一些学长学姐和给老师们邮件!
我要提问
匿名
Feedback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