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问题2:在择校和学校研究过程中,哪些是您最主要考量的因素,哪些又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能否给简单排排顺序?这些因素包括(当然不局限这些):学术水平,大学录取,文体和课外活动,学校国际生管理经验,住宿家庭(如果是走读学校),地理位置,中国学生人数,课程设置(包括AP课程),学校规模,单一性别 vs. 混校,费用等等。
在择校和学校研究过程中,因为每个孩子个体的不同,家长与孩子对人生目标规划的不同,我觉得张老师提出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进行排序。但对我的孩子来说,因为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我们主要考量的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简单的排序)如下:(1)近五年毕业生去向:或者可以说“大学录取”的情况,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老师们与大学的紧密联系程度、学生的整体风貌等;(2)学术水平:能反映一个学校老师与学生的水平,或者说师资力量;同时也能反映出学校的软件与硬件环境,基本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3)课程设置(包括AP课程):能反映出学校与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目标,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以后孩子毕业去向的选择广度;(4)文体和课外活动:这是美国教育系统重视的、能综合评价学生除学术之外的个人修养、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与是否具有爱心的一个指标;(5)学校国际生管理经验: 这能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方面的方法、方式与管理制度是否灵活,学校是否安全,以及学校与老师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其它的,如地理位置,中国学生人数,学校规模,单一性别 vs. 混校,费用,我觉得,只要是愿意送孩子出去的,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话:大学录取>学术水平>课程设置(包括AP课程)>文体和课外活动>学校国际生管理经验>黑人数量>单一性别 vs. 混校>地理位置>中国学生人数>学校规模>费用。这只是我个人观点。